886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886小说网 > 督主有令 > 第二十二章 天下苍生

第二十二章 天下苍生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为了天下苍生和黎明,这个时候,逆沧海自然当仁不让做出表率,决定帮助圣上理政……

咳咳,好吧,实际上就是逆沧海独揽大权,干涉朝政的理由之一罢了。

所有中书省拟定的奏章,都必须誊写一遍送入逆沧海这里来,由逆沧海阅览过后批红,才会重新送入中书省,再由中书丞相与一干人等商量,重新做出“拟见”,再行送进皇宫正式批红加印执行。

是以天下政事,皆必须由逆沧海过目一遍做出批示,方可执行,可见他无愧于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”。

遗憾的是,虽然很多时候丞相张德生不会对他的批红予以反驳,但这一过程,毕竟存在着一个彼此商量妥协的意思,倘若哪一天,中书省不需要再誊写一遍奏章,而是直接把“拟见”后的真奏章送到他的府上,由他批红加印执行,那才是完全独揽天下大权。

不过……那不就是皇帝了吗?

逆沧海一边想着,一边拿起一本奏章,翻阅了起来。

原来是阳冲府河道决堤,水淹一府之地,受灾户数十万之多,阳冲府上奏拨粮赈灾。

“当地的官员都是吃屎的吗?”

逆沧海看过之后,忍不住喃喃自语。

拨粮赈灾说的简单,可要重新调度粮食过去,前后手续过完,至少也要半个来月。本来每府每州之地,都有朝廷专设的赈灾粮仓防止灾情出现,州府设常平仓,县设义仓、社仓,像这种一府之地受灾,州府动用几个义仓、或者动用常平仓即可平价生息,防止灾情扩大,流民四起。

可现在阳冲府居然上奏说灾情重大,恐本地仓谷入不敷出,请求朝廷拨粮赈灾。

然而很可惜,逆沧海脑海里一转,搜索一点记忆便知道这既是真话也是假话。

自太祖以来,大楚建仓积粮多有长效,可便在英宗死之前,这天下多地的府州粮仓便早已亏空。大楚官场贪腐极重,不少人连朝廷送入京师的贡品都敢贪掉,何况摆在眼前的粮仓。

根据缉查司遍布天下的密探调查,大楚十六府、二十七州中,至少有二十来个府州之地的常平仓粮食不满三成,下属的义仓和社仓就更不用说了,一旦遭遇灾情,当地的粮仓很难应付赈灾。

一般来说,赈灾不仅可以粮仓出粮,还可颁下诏旨,要求当地门阀、权贵、士族、豪门、乡绅捐输,按亩征摊……但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甚难,大楚各地豪门权贵势大,连当地官府都不敢招惹,一遇灾情,他们不趁机提高粮价已经是三生有幸了,怎么可能按亩征摊?

征摊?那不可能,一辈子都不可能。

“截漕粮以充仓储,宁州筹备六万石积粮协拨阳冲府……”

再看看中书省给予的“拟见”,逆沧海眉头先是一舒,随即又猛地一皱。

记忆中宁州协拨积粮倒是没什么,可截漕粮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,自大楚立国以来,还没开过截漕粮以此赈灾的先河,上一朝倒多有先例,可总不能拿上一朝的剑来斩杀当朝的官吧?

漕粮事关重大,而一旦开了这个先河,先不说其它,逆沧海很怀疑这批漕粮到底会有多少能到灾民手中?

太祖在世之时,粮谷十成损耗一成半,可有八成左右的粮谷到灾民手中,而到了晏颐登基时,经常只有四成的赈灾粮谷能到灾民手中,最恶劣的情况下,甚至只有两成!

即是说,拨粮十万石,其中就有八万石的粮食不知去向!

试问这等情况,如何不会流民众多,饿殍遍野?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